唐元镇 - 人文景观

全镇机关共有干部27人,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6人,高中(中专)文化程度的1人。镇领导班子平均年龄35.5岁,都是大专以上文化程度。镇内获中、高级职称的教师67人,医疗卫生系统中级以上技术职称3人。农业技术力量雄厚,有农技、农艺、果技、兽医、水产、蔬菜等方面的技术骨干35人。
唐元镇 - 行政区划
辖永安、宝井、临石、青杨、报春、福昌、沙河、五龙、锦宁、寿星、千夫、福田、钓鱼、长林、天星、飞龙16个行政村,1个居委会,126个农业社,2005年6月因合村,将原来的16个行政村合并为10个行政村,即永安和保井合并为永安、报春与福昌合并为福昌村、沙河与五龙合并为沙河村、锦宁与飞龙合并为锦宁村、寿星与天星合并为天星村、福田与钓鱼合并为钓鱼村、保留临石村、青杨村、千夫村和长林村。幅员面积23.65平方公里,现有总人口22879人,其中农业人口21317人,非农业人口1562人。
唐元镇 - 历史沿革
1952年前名元觉乡,1952年分设唐昌、元觉两乡。1958年两乡合并,从两乡乡名各取首字,命名为唐元镇人民公社。“文化大革命”被称为东方红人民公社,1983年复名为唐元乡。1993年元月与新民场乡合并为新场镇,1998年11月又分为唐元乡,2000年5月撤乡设镇,更名为唐元镇。
唐元镇 - 基础设施建设

唐元镇 - 农业发展

镇政府于2002年8月20日成立了郫县唐元镇韭黄协会,完成了唐元韭黄“锦宁牌”商标注册,建立了5200亩无公害韭黄生产基地和60亩韭黄新技术示范区,使韭黄品质得到极大提升。目前,唐元韭黄已达到无公害蔬菜标准,通过了省农业厅的质量认证。全镇年亩产韭黄达2000公斤,均价每公斤1.9元,亩平纯收入3200元,组织销往成都、西安、兰州、武汉等省外市场和家乐福、华联、欧尚、麦德龙等超市的韭黄累计达3000吨以上,带动了加工、包装和短途运输等行业的发展,培植了一批农民营销大户和经纪人。2004年8月,唐元韭黄签约沃儿玛公司,标志着唐元韭黄的品质创造了一个有利契机。为此,唐元镇政府及各专业协会多次受到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表彰和奖励如:省农业厅授予“天府名乡”;郫县县委、县政府授予2003年度“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单位”;成都市委、市政府授予1999—2003年度“成都市模范单位”称号。
唐元镇 - 工业发展

唐元镇拥有成都家祥皮革有限公司、郫县红达铸钢厂、兴达纸制品厂、桃园造纸厂、凯天塑料厂等工业企业20余家,仅桃花滩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就有10余家。
截止2003年12月底,实现工业总产值9915万元,增加值2512万元;营业收入8240万元,利税728万元,上交税收288万元。主要产品有皮革、塑料制品、纸制品、豆辦及腌制蔬菜。
唐元镇 - 城镇建设
依靠贯穿城镇的柏条河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,唐元镇着力将城镇打造为生态、休闲、静谥的花园城镇。该镇已新建成建筑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新街,新建健身休闲花园2个,面积3000多平方米;完成集镇黑色路面铺设;兴建水冲式公厕一座,安装路灯40盏,新建垃圾池2个,配备垃圾桶20个,新建排污管道1400米;建成万寿街居委会;成立了城管队伍,配备城管人员5人,着装上岗,维护好街道的清洁卫生,城镇管理初步规范化,城镇正朝着成都近郊特色小城镇的方向迈进。
唐元镇 - 产业特色

郫县唐元镇无公害韭黄是西南最大的国家级无公害韭黄生产基地,注册的“锦宁”牌无公害韭黄以“鲜、香、嫩、脆”闻名。基地种植无公害韭黄近万亩,年产无公害韭黄1.5万吨,产值6000万元。建设一座1000吨低温冷藏库和年加工8000吨无公害韭黄生产线一条。
项目建设地为郫县唐元镇,基地生产的韭黄品质优良,原料充足,境内红东路、沙西线分别与国道317线、成灌高速、成都绕城高速相连;距成都火车站25公里,双流机场45公里。基地与省、市、县农业科研单位紧密结合,为项目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。
唐元镇 - 林果生产

发展无公害果品,打响“康园”品牌。唐园镇政府派专人赴北京,在国家工商总局为唐园镇的梨、杏、桃等果品注册了“康园”牌商标。为让果农树立品牌意识,该镇在营子、枣林、李官寨三个村建立了无公害果品检测点,从施肥、用药、管理等方面对果树按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进行规范化操作。2008年5月该镇果品顺利通过了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,使该镇果品迅速走俏市场。该镇1500吨杏已被北京、济南、石家庄等地的客商抢购一空。
扩大优质林果品种,推广露地果品栽培。该镇继续扩大了“黄金”、“绿宝石”、“南水”、“园黄”等优质果品5500亩,扩大乌克兰产“早大果”樱桃500亩,扩大“金太阳”杏1500亩.使全镇优质水果品种达25个,种植面积2.8万亩,基本实现了林果生产“四季有果、月月吃鲜”的目标。
健全销售网络,狠抓果品销售。该镇成立了临清市康园贸易进出口中心,专门从事“康园”果品生产、贮藏、贸易和管理。他们已与泰国、马来西亚、新加坡的客商取得联系,减少了以往通过中间商的转手环节,减少了消耗,增加了农民收人。同时,积极发挥由30个销售大户、经济能人组成的果品销售协会的作用,利用电脑网络、报刊等媒体广泛宣传,多渠道加大果品销售。该镇在北京、天津、石家庄、广州等大城市设立销售处,及时掌握市场动向,让自己的品牌及时占领市场,以解除果农的后顾之忧。
加大对黄河故道的改造和利用。该镇有5个行政村处在黄河故道中,有5000余亩的沙土地。昔日是黄沙满天、处处荒芜的不毛之地,在镇政府的大力宣传和扶持下,已在3000亩的沙土地上栽下了梨、杏、桃、樱桃等果树,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。位于黄河故道的营子村将百年老树也改接了新品种,现在老树换新颜,棵棵挂新果,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。
唐元镇 - 招商引资

唐元镇招商引资工作随着各项基础设施条件的日臻完善,特别是交通优势逐步凸现与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后,取得了显著的成效,共引进祥园皮革有限公司、成都雅琴实业有限公司、郫县亚克力塑胶有限公司、新民园艺场、成都中川香精香料有限公司、成都科兴教育开发有限公司等项目15个,共计实现到位资金4211万元,镇上在距城镇7公里的蒲阳河畔,利用荒滩地建成了桃花滩工业园区,成立了管委会,抓好对企业的优质服务,使入驻的企业能健康、稳步、快速发展壮大;还完成了桃花滩工业园区内绿化、美化、亮化等配套工程,园区内各家企业运转良好,效益显著,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。[1]